有人“洗白”释永信?扬言中国人要讲良心,万般不好地位依旧存在

Connor 抹茶交易所 2025-08-01 2 0

据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报道,少林寺管理处日前通报释永信被调查,此事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释永信,这位河南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自1981年在少林寺剃度出家后,便与这座古刹紧密相连。1987年行正方丈圆寂后,年仅22岁的他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随后在1999年正式升任为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成为少林寺建寺以来最为年轻的方丈。

在他的带领下,少林寺在国内外声名远扬,他不仅在国内启动了“少林问禅”、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少林无遮大会”等活动,还在海外的柏林、伦敦等地开办了60多家文化中心,将少林文化传播到世界五大洲。

有人“洗白”释永信?扬言中国人要讲良心,万般不好地位依旧存在

释永信执掌少林寺后,推动商业化和国际化的举措,最为引人注目。2010年,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围绕少林寺发展的第三产业,也约占地方财政的三分之一。

2019年,游客量峰值达42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300元计算,旅游相关总收入超12亿元。2014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签订合作协议,将少林IP与游戏产业结合。少林寺还利用短视频平台流量变现,入驻抖音并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释永信本人也成了“网红方丈”。

然而,这些商业化运作,也引发了诸多争议。2009年,媒体报道少林寺拟“上市”,引发轩然大波,释永信虽澄清“少林寺永不上市”,但“佛门清净地,怎能变成摇钱树”的批评声不断。

有人“洗白”释永信?扬言中国人要讲良心,万般不好地位依旧存在

展开全文

寺内“高价香”最低400元、最高10万元;景区商铺租金高达百万,开光饰品价格虚高,也引发热议。2012年,少林寺还因景区乱象,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下达整改通知。2022年4月,少林寺旗下公司以4.52亿元拍下郑州一块宗地,“少林寺进军房地产”的消息更是引爆舆论。

除了商业化争议,释永信的个人生活也多次卷入舆论漩涡。2015年,自称曾是少林弟子的释正义在网络上“实名举报”,控诉释永信与多女子关系复杂,并质疑其拥有两个身份证、侵占资产等七大问题。后来,有关部门调查后称部分举报不实,有些查无实据,但这一事件还是给释永信和少林寺的声誉带来极大影响。

如今,面对释永信被调查一事,有人站出来为其“洗白”,扬言“中国人要讲良心,万般不好地位依旧存在”。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不能仅凭一面之词。从过往的诸多争议来看,释永信的种种行为,确实与大众对传统僧人清心寡欲形象的认知,形成了强烈反差。

有人“洗白”释永信?扬言中国人要讲良心,万般不好地位依旧存在

在此次事件中,中国佛教协会7月28日发布公告,同意对释永信的戒牒予以注销,称“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这一公告,也从侧面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

公众期待的,是一个清晰、公正的调查结果,还原事实真相。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发展走向备受关注。在追求商业化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如何坚守初心,平衡好各方关系,是少林寺未来需要深思的问题。而对于释永信个人,也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后果,无论结果如何,都将给社会大众一个交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