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基金安昀:围绕“复利”的投资和人生
导读:在投资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时间。无论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还是基金持有人获得的投资收益,都需要用时间揭示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复利效应”是成功投资的关键,也是持有人收益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那么一名基金经理如何实现“复利效应”呢?很重要的一点是底层价值观,也就是说要先真正相信“复利效应”。底层价值观的判断,需要时间验证,有幸的是时间也让我们看到了价值观的真相。
施罗德基金的副总经理安昀,就是一名具有“复利思维”价值观的基金经理。作为2009年入行就认识的老朋友,我也从投资、生活、行为准则等多个方面看到了安昀的“复利思维”,甚至也在很多方面对我本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在生活中,安昀长期把时间投入到健身和阅读,形成了长期很好的效果。在投资上,安昀从2011年底开始就开始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并且在十几年的时间中对这套体系形成了三次重要的迭代。把价值投资中的人性和心理学部分、严谨的投资流程、可持续的收益来源做了更好的结合。
施罗德基金是施罗德投资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来到施罗德基金后的安昀,又把施罗德投资集团擅长的ESG投资和海外视角纳入到投资体系中,并且在组合管理上更加分散、重视产品基准。
过去,我们是安昀产品的持有人,未来也会成为他新产品的持有人。因为时间已经告诉了我们真相,也让我更相信一个持续迭代、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基金经理。
坚持做有时间价值的动作
好几年前我和安昀一起参加第一财经巴菲特股东会在国内部分的直播,主持人问安昀一个问题:“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吗?”安昀的回答大概是,他尽量把时间投入到一定能产生回报的领域,所以这些年他空余时间主要就是读书和健身。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甚至也对我之后持续健身产生了很大影响。
2009年入行做销售就认识了安昀,一眨眼已经过了将近15年,我也看到了他在这十五年中一直坚持在做的三件事。
第一个坚持是健身。今天的安昀,身上有明显的健身痕迹,也是我们公认在健身领域已经达到专业级别的基金经理。但是在十几年前,安昀曾经是一个200斤重的大胖子。他曾经和我说,毕业的时候连学校毕业服都穿不下。
大概是2012年开始,安昀开始了系统性的健身,至今保持了高频健身的习惯。即便在2022年上海疫情管控的时候,安昀也在家每天做徒手深蹲和波比跳。安昀在健身中投入的上千个小时,产生了很显著的效果。也正是因为听到了他健身的故事,我本人也从2021年开始保持每周健身至少4次的习惯。
第二个坚持是读书。论读书量,安昀一定是我朋友圈排前5的,而且他的阅读范围很广泛,还会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许多认识安昀的人,都对他巨大的阅读量印象深刻。他很少关注碎片化的信息,更不看各种“小作文”,而是把大量时间用在了看书。早在上一家公募基金任职的时候,他就开创了公司内部的读书会,之后也形成了一个长期读书分享的品牌。他曾经提到,“投资如果有什么成本比较小的捷径可以走,那一定是通过看书。”
除了读书之外,安昀也翻译了好几本书。记忆最深的,还是我们共同翻译的《征服市场的人》。翻译一本书的投入巨大,大量的时间用在斟酌校对那5%-10%的句子,尽可能在忠于原著的同时,又能提供舒适的阅读感。为了翻译这本书,我们好几个月的空余时间都投入了进去。更让我敬佩的是,翻译完这本书后安昀又独立翻译了两本书:《聪明的基金经理》和《完美的投资组合》。
展开全文
持续大量的阅读,让安昀对很多问题都形成了深度的理解,也形成了他不断求真的性格。
第三个坚持是价值投资。在投资上,安昀一直强调正确的投资过程和可持续的收益来源。他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到过,如果内心真的相信价值,而且有条件在A股市场去践行,那么就一定要做价值投资。
在做投资之前,安昀就把巴菲特和芒格的书都看了一遍,总结出他们选股的两个要点:1)较长时间能够维持较高的资本回报率(高ROE或者高ROIC);2)拥有充沛的自由现金流。
当然,市场是一个具有适应性的生态系统,价值投资的体系也需要不断迭代。我们也看到安昀在价值投资的这条道路上,实现了几次重要的进化。
三次价值投资之路的飞跃
安昀对价值投资的理解,经历了三次重要的飞跃,既和时代的变迁有关,也有来自平台的影响。
安昀的第一次进化,是从卖方策略分析师的自上而下找贝塔,转向了理解价值投资的大道至简。从2006到2008年,安昀所在的申万策略团队连续三年获得新财富策略第一。那个阶段,A股市场的价值呈现以自上而下为主。由于宏观经济的波动比较大,增长的驱动要素主要来自银行地产、钢铁有色、煤炭能源等周期性行业。
和许多优秀的策略分析师一样,早期安昀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框架,从宏观变化对应到产业变化,再对应到投资中风格偏好,最终投资落实到对贝塔的把握。我们也看到,在安昀作为一名策略分析师的年代,能够把握贝塔和择时,就是投资中的胜负手。
然而,到了2011年底开始做投资的时候,安昀却舍弃了自上而下的框架。安昀曾经坦言,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形成了他真正对投资的理解。他发现,自下而上挑选优秀的公司,是一个比较稳定可靠的方法。这一套方法早在格雷厄姆时期就开始被运用,至今在底层逻辑上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不同行业的侧重点不一样。
相比之下,安昀认为自上而下框架存在两个问题:1)逻辑链条太长;2)宏观指标变化不显著。他引用索罗斯说过的一句话:“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失败。” 反过来,另一位投资大师芒格却提到“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公司,然后在那边等就是了。”
理解自下而上投资的大道至简和可靠有效,是安昀价值投资之路的第一次进化。
安昀的第二次进化,是把对人性的理解和投资纪律,融入到了价值投资的框架中。在安昀的投资生涯中,曾经有一段从公募基金去了某大型私募基金,之后又回到公募基金的经历。这段经历,让安昀对价值投资和心理学做了更深的结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