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降息对房价物价有何影响?又一轮造富契机?|投向预言家
全球降息潮开启,国内政策也继续给力,不断降息降准,不过宽松之下,拉高通胀可能成为目标,通胀之下物价或许会迎来新一轮上涨。作为老百姓,我们肯定希望这一切以就业稳定,收入上涨为前提。
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跌的今天,是规划投资还是捂住钱袋子?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通缩转通胀将是大概率事件?
@罔两:通缩的尽头是通胀。现在经济的主要表现还是缩,但随着股市与楼市的一系列史诗级的政策落地,通胀将快步向我们走来。很多网友有一个疑问,工资不加,居民收入不涨,社会保障不提升,怎么可能通胀。
那只能说瓜众太瞧得起自己了,你的工资没增加,甚至还有可能减少,不等于市场上的货币没增加。事实上,很多基本的生活资料已经在涨,水、电、煤、气、高铁的行政性涨价,并不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长所致。之所以做这些主动通胀的动作,与其说是为了快步走出通缩周期,不如说是为了避免发生财政危机。因为行政性涨价,非税收入的提高,不利于企业与居民,受益人是地方财政。
在一个良性的系统内,印了大量的钞票刺激经济,经济在高速增长,财政的税基长期保持两位数的扩大,前者将有利于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的水平,后者有利于第二次分配收入的水平。
但是,并非如此,中国的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并没有随着高增长同步增长,相反,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数据:美国:国民人均收入占GDP约66%;中国:国民人均收入占GDP约42%。
那么,是谁拖了后腿?应该说,企业与地方财政都拖了后腿,从而引起了需求不足,产能过剩。
最大降息潮来了,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担扑:为了保证银行的利息差,因此未来的趋势肯定是存贷双降。现在存款进入1时代才是一个开始,甚至未来有可能跌破1时代,甚至跟日本一样,几乎是没有利率。
你可能会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存款利息降了,那不是损害了普通人的利益。其实你这么想就错了,在中国有6亿人存款为0。更加可怕的是,现在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有6.5亿人。所以你想想这150万亿到底是谁存的?招商银行的数据显示,8%的金葵花客户控制了招行92%的资产。
展开全文
少数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才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这些人把钱都存在银行吃利息,造成了市场流动不足,资金一直在金融系统里面空转,经济更差了,普通人赚钱的机会、逆袭的机会就更少了。
现在中国的M2依然保持每个月6%以上的增速,货币增速这么快,意味着货币一定会大贬值。这两年为何我们没有感受到物价上涨,甚至还出现通缩呢?关键就是现在大量的货币被存在银行。这就相当一个堰塞湖,上流不断有水涌下来,然后越积越多。
大家都不看好的资产,现在就是最好的抄底机会,越多不看好,说明抄底的价值越大,所以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100万套和4万亿,威力有多猛?
@城市影响力:主要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豪宅税,降公积金利率、降首付比例、降存量房贷利率、降换房税费,新增100万套货币安置改造房,新增4万亿白名单信贷规模……等各项重磅举措。
“四个降低”则直接作用于购房者的钱包,通过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首付比例、存量贷款利率以及“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有效减轻了购房者的经济压力。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无疑将吸引更多潜在购房者入市,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2014-2016年期间,中国各地楼市曾经大涨过一轮, 当时整个市场就是在棚户货币化改造的大背景下,叠加中央去库存的重要决策,楼市全面崛起。而今,货币化改造工具再次出台,而且一出手就是100万套,其规模效应显著。
这次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者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这点非常有利于被改造原住户,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相当于,把激活大量潜在的购房需求,将原来居住在城中村、危旧房的群体,转变成购房者,直接进入商品房市场,创造更多购房增量,加速房企去库存,形成有效置业需求,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2025年将开启一轮超级繁荣
@凯恩斯:宏观面不出大意外的话,A股本轮牛市将以温和上涨的状态延续下去。A股的春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从技术上看,A股上证指数后面会以温和姿态反弹,类似1999年519政策利好之后,牛市启动之后的走势,预计二浪调整过后,A股会再次慢慢回归前高,然后伺机突破前高,继而进入开启一轮大牛市,牛市最重要的是拿住牛股,不折腾。
图表来源:凯恩斯
中国经济在2025年将迎来一轮繁荣。政策利好见效的时间不会等太久,政策利好传导到实体经济会有滞后性,如财政政策,虽然新闻发布会说了要多发国债,但今年只有一个季度,其国债增发的时间不够,所以,很多政策的效果在明年会体现出来。2025年很可能类似于2015年那样出现一轮超级繁荣,如是,则2025年可能迎来一轮超级牛市。
看到了国内通胀率抬头的苗头。最早的通胀体现在食品类,比如鲜菜鲜果,但随着国内和国外一起进入货币宽松期,我预计涨价商品会增加。对此,关注消费股为主,大宗商品适度关注。近期大宗商品只有黄金走势良好,因为黄金和需求无关,仅仅和美元强弱有关。
评论